蕭遙的凱史實驗

最近都投入在新系統的科學研究中了
歡迎經過的朋友有興趣一起來發現新世界喔~

蕭遙的凱史實驗

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觀*政府開放.責任開放

台灣九合一大選終了,台北市迎來了一位史無前例的台北市長,也迎來了一個台北市史無前例的開放政府。

政府能開放給民眾參與好棒棒,但是你知道參與政府的同時,你也得等價交換的背負起政府責任嗎?

【政府開放.責任開放】

開放政府意即所有參與其政策決定的人都必需將國家社會的責任扛在自己身上。

集眾人之智、之角度、之眼光,用更加全面、橫向連結的方式,找出更趨近完善的方法。

一個人做決定的時候,責任都在那一個人身上;十個人做決定的時候,責任在這十個人身上;一萬人做決定的時候,責任當然不可能就憑空消失了。

十萬人一起做的決定是正確的,當然皆大歡喜,但如果不正確了呢?

答案是這十萬人都必需負起責任。

如果你心存僥倖,以為人海茫茫,百萬市民中,誰知道這十萬人在哪,裝死不承任就好,那開放政府最終又會回到代議政治的假民主。

因為你的不負責任,將會使最終為你背負責任的人漸漸不再將你的意見納入考量,因為你不負責任,他人沒有必要為你背負你的責任。

事情做的不正確並不可怕,因為無論人類怎麼做,地球基本上不會爆炸。

《路走錯了,只要再走回來就好。》

柯P智商157,很高。

但跟一萬個智商平均100的人相比呢?

這就像一台超級電腦與一組有一萬台一般電腦連合運作的雲端系統在比效能一樣。

但如果這個雲端系統中有愈來愈多台電腦不負起自己的責任,將計算丟給別人…那結果大家應該就知道了。

也許現在柯P丟出的來政見,以網路民眾的各種角度來看會有各種不足之處,那就把這不足之處提出來呀!

一個議題以十種角度去設想並規劃之,與一個議題以一千種角度去設想並規劃之,當然是後者會設想的比較全面。

不過台灣人的腦袋由於教育制度使然,在還沒有人把起頭丟出來之前,大部份人的腦袋都無法開始思考。

因此,如果你看到柯P丟出來的議題不完善,那非常好。

參與其中吧!把不足的部份提出來,也許你的看法還能刺激到更多人發現更多的不足,然後當我們一起把所有的不足都儘量找出來之後,接下來的規劃設計就會變的更加建全完善。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觀*台灣原住民的直接民主

直接民主政治不是夢,台灣最初的社會便是直接民主制度,但又為何會淪落到今天一個名存實亡的代議民主制呢?

就我所理解到的故事是這樣的…

一萬兩千年前,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傳說中的古文明-「亞特蘭提斯」。

1995年南佛羅里達大學羅伯特.菲森教授在《傳奇大洋島》中考證,台灣就是亞特蘭提斯遺留的安提里亞。
【資料來源:亞特蘭提斯就是台灣島

在地震與海嘯的破壞下,文明古國一夕覆滅。

誠如日本在311之中失去城鎮與無數人民,但仍有許多人活下來一般,有形的建物還於地球,無形的文化人們仍繼承著。

於是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在古木雕上留下曾經擁有過的古文明痕跡。
原住民古木雕圖案與亞特蘭提斯首都環狀運河相似
【資料來源:亞特蘭提斯就是台灣島

失去家園的台灣原住民向西深入現在的台灣島開創新的天地,在數千年間的遷徙分合中,漸漸形成現在我們所知道的台灣原住民文化。

在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教育下,台灣學生普遍認知到,台灣原住民多是母系社會。

故名思義,母系社會就是母親做主。但對於這件事情,其實我從國小以來就一直很疑惑…

因為,我們家也多是阿嬤做主啊,回彰化老家的時候大家都是說回「阿嬤家」,但其實繼承這個家的是阿公。

回鄉下的時候,在家裡許多事情也都是阿嬤說了算,阿公通常不會有什麼意見。

但我們家是閩南人,這不是傳說中的中國父系社會嗎?但…這樣就是父系社會嗎?

直最近,接觸到了台灣真正的歷史與文化變遷後,在我心中的千古之謎總算有了我可以接受的答案。

十七世紀,台灣在台中彰化一帶曾有過一個龐大的部落聯盟-「大肚王國」,最強盛時期有27個部落聯盟。

【參考資料:wiki-大肚王國
【圖片來源:中研院-大肚王國的領域

台灣原住民是母系社會→大肚王國範圍有到彰化一帶→家事都是阿嬤說了算。

以及最重要的一點,阿嬤在小時候曾經跟我說過我們家血統的故事。

就阿嬤所知到的,這個家族混有台灣原住民、荷蘭、中國三方血緣。

而且當時阿嬤還語重心長的跟我說了一堆姓氏不能嫁,有些是近親,有些是世仇,但是姓氏太多個,國小的我沒能完全記住…可起碼常見的姓氏都包了。

那時候其實我心中默默覺得,「阿嬤,要是這些姓我都不能嫁,那我看我也不用嫁了,很難找到不姓這些姓的人吧…」


今年有幸在台東認識了原住民朋友,也受他們照顧參加了部落的祭典,與部落的人認識,並了解一些部落的文化,然後我整個被驚到。

我認識的是台東布農族武陵部落的朋友,在文史資料上記載,布農族是父系社會。

但實際跟部落的朋友聊天互動中,我發覺其實不然,因為部落中的媽媽們在部落裡其實說話也是很有力的,而且部落的媽媽們也跟我說,布農族的男生在家其實很尊重女生的意見,而且又溫柔體貼。

然後我實際上接觸到的也是這樣。

私以為,其實不能說這是父系或母系社會,而是性別平等的社會。

但這樣的話,事情誰做決定呢?答案是:做事情的人決定。

如果是打獵的事情,當然是上山把命拚的獵人們做決定,決定要用什麼陣式去打獵,沒有把命拚過的人就甸甸。

如果是家事,當然就是做家事的人決定,不會做家事的在旁邊吵個屁。

在表面上看來這是男主外,女主內。但實際上這是緣由個人先天上的能力差別所做出來的分工合作及互相尊重。

布農族有一條很大並且直到現在仍然被遵守的規定,部落族人必需優先照顧弱勢的族人-老人、小孩、單身的母親。

就算是現在所謂的民主國家都不見得做的到,但這在原住民的生活中則是再自然不過的行止。



就我目前所了解的台灣原住民部落常見結構,多是以「家」為最小單位漸漸向上組織成大的團體。

但一個「家」不是只有父母小孩,其包含的是生活在同一個屋子中的人。

每家會有「家長」,部落的大事由部落中的各「家長」帶著家的意見彼此協調決定。

而經驗豐富的「家長」則為「長老」,長老是用來指引部落族人方向,除非特殊事件,否則很少會見到長老的一言堂情況出現。

為了保護一族生死,經驗是部落中用以決定地位高低的主要方法,但小孩子不見得就不能說話。

當到達一定年紀之後,小孩就會自然歸屬於「青年會」,在青年會中彼此認識合作,並且可以對部落提出意見甚至執行計劃。

青年會的成員當年紀或經驗到達一定程度後,就可以進入部落會議。

但也由於部落青年每個世代都會在青年會中培養出自己的合作網路,因此就會在各會議中形成橫向與縱向的連結。

透過青年會、部落會議、長老會一層層的經驗訓練與傳承,其實就是在做直接民主制度的教育。

因此,個人認為,台灣原住民在政治制度上,是一種經歷萬年考驗的直接民主政治。

只要你說的話做的事有道理,就有可能會被族人接受並執行。



傳說一萬兩千年前的亞特蘭提斯富庶強盛,由十個國王以不同的方式聯合治理十個國家。

柏拉圖的理想政體模式是依靠德性,建立在知識和真理之上的貴族政體。
【參考資料:wiki-亞特蘭提斯

而這則傳說,我覺得正在我的眼前發生。

林媽利教授做過研究分析,台灣85%以上的人都有原住民血統。
【資料來源:wiki-林媽利

但在十七世紀後台灣人不斷被外來文化入侵,數百年來的文化毀滅、混血等…我們都漸漸忘記了祖先是誰。

可千百萬年來流動在我們身上的血液基因不說謊,結結實實的告訴了我們自己是誰。

台灣人,你為什麼沒自信?

一同將我們失落了數百年的文化重新找回來吧!找回我們的歷史,找回我們的文明,展現我們的驕傲。

我以身為台灣人為榮。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觀*人類的教育

教育這件事情在地球上,凡是生物都會做。
但卻唯有人類不是為了生存而教育。

猴子族群會透過教育傳授下一代求生存的技巧,因此人類可以觀察到,不同的猴子族群中會有其特有的求生技能,例如有少數猴子族群會使用工具去獲得難得的食物。

植物會透過外在環境的刺激演化出生存能力,例如茶樹為了避免被小綠葉蟬吃光樹葉,因此在受到小綠葉蟬攻擊時會散發出特殊香氣以吸引小綠葉蟬的天敵前來獵食,這種茶葉就叫東方美人茶。

人類亦同,自古我們透過教育傳授下一代求生技術。
獵人如何打獵,族人如何料理製衣,怎麼尋找打造可遮風避雨的家,如何維持生存環境的平衡使我們的子孫能永遠豐足的在這片土地生存下去。

曾幾何時,人類的教育忘記了最原始的目的,教育著人類要求得更多的金錢,要保持不斷成長的GDP。

於是人類教育中再也沒有傳授最至高無上的語言,人類自行斷絕與地球的溝通,人類以萬物之長自居,人類忘記了我們只是在地球表面與其它生命共享地球的種族之一。

地球默然無語的做出決斷。

於是上升的海平面淹沒土地,於是抖動的地殼將不自然的塵埃拂去,無論因著人類而出現的毒物多毒,之於地球也不過就是原本就存於宇宙的東西。

人類啊…到底是在教授人類什麼?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創*世界咖啡館 桌長培訓初體驗

一個題目,一群又一群的人們將想法堆疊成共識。
世界咖啡館,不是一間咖啡館。這是一種群體討論的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使一大~~~群人快速準確的針對題目討論並作出共識。

世界咖啡館(World Café)是由華妮塔.布朗(Juanita Brown)及大衛.伊薩克 (David Issacs)所提出的  一種對話的形式。其特色為在輕鬆的氛圍中,透過彈性的小團體討論,真誠對話,而能產生團體智慧。此外,在討論中可以引發對問題的反思、相互分享知識、進而找到新的行動契機。
     
        世界咖啡館顛覆了傳統會議當中先「坐而言」然後再「起而行」的單線關係,也設法擺脫「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傳統窠臼。刻意在「匯談」過程當中建構出反思和行動的循環,即動態地反思、見地、收成、行動規劃。並鼓勵在規劃之後,實際執行,最後再透過發起新場次的討論,進行意見回饋與評估。
         
        主持世界咖啡館須把握七個原則,即為背景定調、營造出宜人好客的環境空間、探索真正重要的提問、鼓勵大家踴躍貢獻己見、交流與連結不同的觀點、共同聆聽其中的模式觀點及更深層的問題、集體心得的收成與分享。

         在實際操作的現場,桌長主持討論時,其實僅要秉持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只討論與主題有關的重要事情」。當桌員之間熟識時,可能會聊些其他無關主題的事情;當桌長過度強勢時,可能桌員講話的機會不多;這些都是要避免的狀況。桌長應該將來到該桌的桌員視為朋友,讓大家自我介紹、相互認識後,趕緊引導大家進入重要議題的討論。討論的方式可以很隨興、很輕鬆,但一定要與主題相關,不要天馬行空。


取自:世界公民咖啡館的簡介


感謝桃園藝文陣線邀請何宗勳老師來指導我們進行世界公民咖啡館的桌長培訓課程。

由於原本的工作本就會接觸不少創意發想討論的模式,像是便利貼發想法、曼陀羅思考法、心智圖等等...

因此對於世界公民咖啡館的討論方式個人覺得有點接近便利貼發想法,但又比便利貼發想法在整合歸納意見上更快速許多,因此能更有效率的得到群體共識。

但世界公民咖啡館的討論方式我覺得比較適用於各種事情的起點,在茫茫思緒大海中找到航行方向,有了群體共識結論後,在各自細分事項深入規劃與執行。

短時間討論卻能產出這麼多想法!

以下簡述我學到的世界公民咖啡館操作方式:


  • 人員配置:
    • 討論題目以桌為單位。
    • 一桌5~7人為宜。(含桌長)
    • 桌長作用為引導來到此桌的朋友們快速並不離題的進行討論,並且整合共識。
    • 每桌需備有記錄人員。

  • 討論工具:
    • 全開/對開壁報紙
    • 便利貼
    • 筆~各種顏色的筆
    • 筆電、相機,用來記錄的工具

  • 定題方式:
    • 將討論目標設為多個明確小題。
    • 各小題間有關聯(個人心得)。
      • 例如:
        • 大目標:做出適合親子同樂的遊戲
        • 小題一:什麼元素會讓親會想帶子一起同樂
        • 小題二:親子間什麼形式的互動會讓人想一再進行
        • 小題三:什麼元素會讓親子樂於與其它家親子分享

  • 討論流程:
    • 前段:
      • 說明本次討論題目與方向。
      • 如有需要事先具備了解的訊息也在此一併說明。
    • 中段:
      • 討論跑桌的行為會進行三次,因此與會者要先決定好自己最感興趣的題目。
      • 每一次討論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以25分鐘為宜。
      • 討論流程為:
        • 自我介紹(含桌長),每人不超過兩分鐘。
        • 桌長說明本桌題目(如是第二、三次的跑桌,需增加說明前兩次的結論共識為何。)
        • 各自發表意見,每個人都要發言。(共約十分鐘)
        • 全體發言完一輪後的追加補充。(共約五分鐘)
        • 桌長整合意見,確認本次討論的共識。
        • 大風吹 X 2
    • 後段:
      • 各桌桌長上台做本桌討論的匯整報告,每桌五分鐘。


今天參與的人不少喲~

這樣的討論方式雖然很明快,但桌長的責任也相對重,討論過程與結果的好壞,桌長要負擔起非常重要的功能。

世界公民咖啡館的討論方式有一個很妙的作用,透過每一次跑桌25分鐘快速進行深入討論的行為,來到下一桌的時候甚至可以將上一桌的訊息平行帶來本桌,並且產生更好的連結點。

這種資訊平行連結發想正是最近世界趨勢新興的風潮。

個人大推世界公民咖啡館給遊戲業的朋友,如果當年大型專案咱們能這樣找方向,也許今天就能航行在新世界了也說不定...(私覺得這很像咱們在茶水間做的事啊...)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創*楊梅故事館《你.我.楊梅的故事》

我在這裡發生了一個美麗的誤會

原本我以為只是楊梅故事館整修舊的閒置空間-「原楊梅國中老師宿舍」需要人手。

於是懷抱著初體驗的期待來到楊梅故事館與老師們討論,沒想到...

晴天一個霹靂!!!

什麼?!小幫手要升級為裝置藝術家了!!!

事情是從這則訊息的轉發開始的
楊梅故事館籌備工作站 系列活動六:楊梅教職員宿舍大改造-實驗藝術行動

由於並沒有參與過這樣的事,但其實一直很想參與卻沒有機會。

在向楊梅故事館表達我只有個人,並且沒有經驗,但是很有興趣要參加後,楊梅故事館表示,不用那麼嚴肅,就來與策展老師聊聊,看看是不是有參加的可能性也好。

於是8/1的下午我便懷抱著一顆期待的心情來到楊梅故事館。
大門並不明顯,我在附近繞來繞去,最後是問到學生才告訴我原來就在我身後而已...Orz
經過討論說明之後,終於了解這次的事情是這樣的…

傅素芬老師及許多人的努力之下,原梅楊國中校長宿舍及老師宿舍有了以楊梅故事館身份重生的機會。

但傅老師希望楊梅故事館能融入楊梅人的生活中,成為一個孕育楊梅人生活品味的地方。

因此藉由這次以楊梅故事館重生的機會,傅老師打算在正式整修前,進行一系列的實驗遊戲,玩出些不一樣的楊梅故事,也讓楊梅人漸漸知道,我們將要有一個這樣的地方誕生了。

這些年,我們將在楊梅故事館創造我們的故事。
現在,我們還需要一些人手,就算是沒有經驗的初心者也ok。

因為我們將會有強大的後盾-鍾瑞燮老師

也是這次的主要策展老師。

鍾老師拍胸脯保證,只要有想法,有意願,鍾老師一定能指導你將自己的想法化為現實,呈現在眾人的眼前。

這次展出的主題定在與「楊梅」「教育」「老師宿舍」有關的範圍內。

想法提案時間為8/6(三)下午1:30 in 楊梅故事館。

可以提複數想法,當天討論會由鍾老師協調定調之後的裝置藝術創作方向。

佈展開始時間為8/10左右。

預計展出時間為8/22開展至10月前後。

楊梅故事館會提撥些許經費贊助創作者,當然也會儘量提供便當餵飽創作者。

展出場地在原楊梅國中老師宿舍。

共有三大三小的房間可供運用。

三大的房間格局相同,約3M x 9M

三間小房間為串起三間大房間,穿堂作用的小房間。


小房間的空間約為 2M x 1.5M
空間配置圖
本次使用上圖最左邊的三大房及後面的三小房。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將你的想法化為現實吧!

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創*法藍瓷 想像計畫 布農家紋計畫 需要您的支持!

想像計畫【30萬元組】《布農家紋計畫》提案來拜票了~
http://project-imagination.org/frontend/projects_30.php

懇請大家將手中神聖的票投給《布農家紋計畫》

每人起始有5票,可以投給同一個計畫,5票投完後參加活動可以再多投5票,一樣可以投給同一個計畫,每人總計可以投10票給同一個計畫喔!!!

【想像計畫投票教學】




《布農家紋計畫》計畫簡述

說起台灣原住民,讓人印像深刻的總是一身色彩鮮豔、花紋美麗多變富含寓意的圖騰族紋。
但在少數父系社會組成的布農族人身上,這樣的印像卻淡薄了許多。
布農族自古以獵人為尊,崇尚武功,而族服上的紋飾更象徵著家族的文化與驕傲,但由於受到近年來生活型態改變與各種文化融合的影響,台東武陵部落布農族的服飾文化正快速流失中。
現在族裡小朋友的族服甚至是由學校統一委外製作,使用緞帶縫邊、中式盤釦,早已失去家族紋飾的意義。
幸而目前部落中仍有少數長者具有族服知識,因此希望能重新將布農族的各家族服文化傳承下去。
讓武陵部落的小朋友們能重新了解屬於自己家族的文化與驕傲。

我預計在實行布農家紋計畫的同時,也嘗試建立經濟循環發展的經驗。

《經濟循環發展》計畫簡述

1.將擁有網路數位媒體技術並且喜愛自然環境與台灣文化的人投入到各聚落。

2.協助聚落將生產的產品設計包裝宣傳零售,並使在此一過程中有付出努力者都能得到合理報酬。

3.透過技術人員直接與在地人接觸,了解歷史文化後開發新的文化觀光資源,增加在地工作機會。

4.透過將各地文化特色的資料在網路上曝光,致使所有台灣人更加了解我們擁有的台灣文化有多美,加深台灣人對台灣文化的認同。

5.期許當所有台灣人都喜愛並重視台灣的土地與文化,我們將能共同為台灣打造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遊*武陵部落 布農射耳祭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布農族的射耳祭,但朋友說,現在的射耳祭已不像傳統的那麼完整。

在生活型態改變與資源不充足的情況下,現在的射耳祭也只能說是場活動而已了。


射耳祭原本是布農族的家祭,是各家屋個別舉辨的。

在小米收成之後的空檔所舉行的祭典,感覺就像是漢人的過年的意思一樣。

其實真的要舉行射耳祭是要花上好幾天的,但現在被簡化之後,族裡的射耳祭也只要半天就結束了。

 武陵部落裡的射耳祭分為兩個部分。

一大早在山裡的是正式的祭典,九點之後在村裡的是活動,也會有一些外來遊客參觀。


一開始要先祭槍,照正常來說,是祭完槍之後要進山裡打獵三到五天。

不過現在則是先去打獵之後,再回來一次完成各種祭儀。


關於燒這個火的意義余長老沒說明太多,我只問了,點這個火是代表要去霉運的意思嗎?然後余長老說對。


在祭儀完成後,在場的人都可以分得一塊肉與一杯酒。

這兩位聽說是原民台來拍攝的
沒想到前幾天還在蹭我手手的同類現在就變成我手上的食物了...

我真的要說,好好吃啊!!!!一點腥味都沒有!!!!

大清早的祭儀結束後,九點就開始村子裡的活動了。

其實活動的前半也有一套與一大早祭場祭儀相彷的儀式,不過這次比較是做給來參觀的人看了,相對感覺就沒有那麼嚴肅了。

余長老夫婦,每次來都打擾他們家。(艸)

是說余長老說的布農族故事都爆炸有趣的啊!!!

余長老當過台東議員喔!
布農族的族服不像其它族給人的印像強烈。

也因為如此,布農族服的技術幾乎快失傳了...

超不怕生的小朋友們,我還在拍余長老夫婦,他們就搶著說也要拍他們啊XD
族裡小朋友的族服都是學校對外統一訂作的,但根本就不是對的顏色、對的花紋啊...

然後我不小心也穿到了(艸),衣服是站我前面的女孩,媽媽年輕時自己做的族服。

活動開幕後,也有一次人數更多,與一大早內容相彷的祭儀。


大家一起來報戰功,你獵了幾顆頭呢?


小朋友版的報戰功



正在切等會要分給所有參與活動的人的獵物。


抓雞儀式,活動正式開始!

布農小朋友身手之好的,我還記得小時候奶奶把我丟進雞圈裡叫我去抓一隻來煮。
然後十分鐘後奶奶看不下去只好自己親自出馬了=_=|||
鋸木頭比賽


打陀螺比賽


射箭比賽


雖然部落裡的射耳祭結束了,但全國射耳祭才正要開始。

5/7~5/10是全國射耳祭,想參觀還有機會喔!

延平鄉公所-射耳祭專區

想去的可以留言給我,可以幫你找食宿交通~

 關於射耳祭:

 資料來源台灣大百科全書

布農族的傳統祭典之一。

布農族往昔皆以農耕與狩獵為主,為中央山脈的守護者,視玉山為聖山,以小米為主食,傳統布農族為敬老的父系社會。

有屬於自己的行事曆,遵循「月亮的囑咐」訂下一年的歲時祭儀,從三月開始除草,有祈求穀物成長茂盛的除草祭;

四月有驅逐惡鬼、疾病、祈求族人平安的驅疫祭;

六至七月有開始收割農作物的收穫祭;

七至八月有祭禱嬰兒平安長大的嬰兒祭;

十至十一月有尋找新耕地、開始農耕的開墾祭;

十一至十二月有告知祖靈即將播種,並祝禱小米和地瓜等副食豐收的小米播種祭甘藷祭。

還有為十五至十六歲青年男女所舉行的成年祭;

農閒季節獵取動物以充實食物,並取動物皮作衣、帽的狩獵祭;

以及臨時為了報仇及提高自已勇猛聲望的出草祭等。

而以打耳祭為布農族最隆重、盛大的祭典,通常在四至五月播種、除草後的農閒期間舉行,其中有來自南投縣信義鄉、仁愛鄉,花蓮縣萬榮鄉、卓溪鄉,台東縣延平鄉、海端鄉,以及高雄縣(註 1)三民鄉和地主桃源鄉(註 2)轄內的八個部落等族人參與盛會。

此祭典的意涵主要有二,一來是向祖靈祭祀,祈求來年的收穫豐富,形式類似的其他族群的豐年祭;另一個目的是藉由打耳祭,讓長老帶領族中男性前往祭祀場進行射擊獵物耳朵的儀式,象徵將打獵的精神及技藝傳承。

布農族人在打耳祭開始一週前,先派每個家族的勇士上山狩獵,婦女則留在家裡釀酒以備祭典之用。

打耳祭開始前族人們先將鹿、山豬等獵物的下巴骨掛起來,然後請村裡年紀最大的長老祭拜,祈求天神的降福,讓獵人們的槍枝、獵刀、弓箭等都能有豐收的一年。

之後的祭典包括撒撥祭、狩獵、射耳儀式、烤豬肉、分豬肉、獵槍祭、誇功慶、成巫祭等幾項主要活動。

根據傳統,是以當年獵獲最多的勇士家門前作為慶祝的場所。

在部落巫師向祖靈祝禱後,正式揭開序幕,由族內長老為幼童「吹耳」,祈求每個孩子平安長大,再教導他們持弓射肉,進行「射耳」的儀式,訓練他們成為狩獵好手。

成人們也會穿上傳統服裝,以射耳來祈求狩獵豐碩、農作豐收和財運亨通。

接著參與獵槍祭的獵手必須虔敬淨身,先由巫師在地上生火,獵手再持槍於火堆上揮舞。

儀式後,布農族勇士便舉行捉豬大賽,然後再分食山肉,最後在報戰功的歌聲中結束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祭典。

而在布農族的所有祭典儀式中,其中以「射耳儀式」最為重要,首先成年男性族人先將狩獵來的獵物耳朵割下,掛在祭場的木架或樹枝上,然後讓全村的男孩子輪流用弓箭射擊。

之所以專門射動物的耳朵,是因為動物在奔跑的速度很快,且耳朵十分靈敏不易射中,如果能射中耳朵,代表打獵技術優秀。

所以在傳統的打耳祭裡,未成年的小朋友便在父執輩的陪伴下,學習射擊,讓這些小朋友長大以後,能跟父兄一樣成為優秀的獵人。

但在政府實施禁獵之後,布農族打耳祭已不再使用獵物的耳朵,而改用紙靶當成射箭的靶心。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蕭遙的觀察筆記*服貿不只是服貿-1

服貿服貿,什麼是服貿?

服貿全名:服務貿易協議

為什麼台灣要與中國簽服貿呢?

因為服務貿易協議是ECFA的其中一部份。

ECFA?好像不久前有聽過這東西吼。

那什麼又是ECFA呢?

Cross-Straits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海峽-交叉 經濟 合作 骨架 協議

簡稱ECFA。

中文: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那台灣又為什麼要跟中國簽ECFA呢?

這源自於地球上的兩個國家間若有「自由貿易協定」將可能會產生好處。

那什麼又是自由貿易協定?

自由貿易協定(英文:Free Trade Agreement,簡稱FTA)是兩國或多國、以及區域貿易實體間所簽訂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契約,目的在於促進經濟一體化,消除貿易壁壘(例如關稅、貿易配額和優先順序別),允許貨品與服務在國家間自由流動。 這些協定夥伴國會組成自由貿易區。來自協定夥伴國的貨物,可以獲得進口稅和關稅減免優惠。無論在進口還是出口國,自由貿易協定均有助於簡化海關手續。當協議國間存在不公平貿易慣例時,自由貿易協定可以協助貿易商進行補救。

上述來自WIKI

這樣聽起來簽這個不錯啊...為什麼要反對呢?

這一切,都要從人類的經濟行為歷史說起...

即然要說經濟,那就要談「錢」啦~

大家覺得,什麼是「錢」呢?

鈔票?銅板?寶石?黃金?房子?土地?

都不是。

請大家想想,這個地球上原本有「錢」這個東西嗎?「錢」是地球的自然產物嗎?

不是,「錢」是人類創造出來的。

而人類為什麼要創造「錢」呢?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最初的人類社會交易是以物易物。

我做衣服,你做椅子,他做桌子。

但我想要桌子,你想要衣服,他想要椅子,於是我們三人之間想交易就會變的麻煩。

於是人類創造了一個可以象徵桌子、衣服、椅子價值的東西,然後我們三人同意以這個東西來做為交易的代幣,以方便我們之間的交易與儲存,這東西就叫做「錢」。

由於衣服是我花費自己的時間做出來的,也因此「錢」這個代幣的意義就是我所花費的時間。

這時請大家想想,一萬年前的人類與現在的人類,每個人與生具來擁有的時間是不是一直都是一天24小時?

如此說來,象徵我們時間的「錢」的價值,應該一萬年前跟一萬年後一樣才對不是嗎?

那為什麼我們現在用的錢會忽大忽小呢?

因為現在這些「錢」不是「錢」,他們只是貨幣,他們只是借據。

WHAT ?! 借據 ?


影片只有30分鐘,看完他,然後你會發現,這世界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在大家具備有這個貨幣系統的知識後,後面的東西才有辦法一一解釋到大家懂。

卷2待續...

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蕭遙的觀察筆記*台灣人

八百萬年前,地球上有個地方因為板塊推擠,擠出了一個海中島。

現在,人們稱他為-台灣。

兩萬年前,台灣島上便已有人類居住的蹤影。

對於中國人來說,台灣是東方極樂世界的蓬萊仙島,仙島上物產豐饒,衣食足。

十七世紀時,台灣島上曾有過一個部落聯盟-大肚王國,一個結合了27個村社的聯盟王國。

近代的台灣,因其地理位置、物產豐碩,成了許多外人覬覦的肥肉。

在一次次的被侵略、戰爭、殖民、占領...

台灣的過去漸漸沒有人記得了,傳遍全島的美麗歌聲停止了,先人代代相傳的信仰消逝了。

失了根的島民如浮萍漂泊,給了無數外人恣意奪取的機會。

被迫遺忘的過去,使我們再也沒有面對未來的勇氣。

長年以來的迫害,使每個人只想現在活的下去就好。

於是台灣人一點一滴放棄了自己的未來、放棄了活在台灣的權力。

我們只希望在我們看的見、摸的著、嗅的到的世界是平穩的,是和樂的,是可以活下去的。

我們開始不在乎是否還有明天,是否仍有未來,因為我們樂天的活在當下。

平地人總說原住民樂天,平地人又何嘗不是呢?

原住民樂天於今朝有酒今朝醉,平地人樂天於被粉飾的太平。

系出同門的台灣血統並不會因為我們住的地方海拔高低而有所不同,台灣仙島上萬千物種千萬年來溫雅和樂的性格仍在島上無處不在的因基中傳承著。

生命自己會找到出口。必需要去找出口的前提是生命受到迫切的威脅。

現在的台灣鍋是一鍋溫水,溫溫的,有點熱,有點不舒服,但也不是不能習慣。

再過不久水滾了,大家也就都煮熟,成了他人的桌上佳餚。

有些人發覺了,在鍋子裡跳啊跳、撞啊撞的,但幾個人的力氣小,撞不倒這裝了水又裝了人的大鍋。

可他們濺起的水花,揚起的波浪卻被那些沒發覺的人給咒罵嫌棄。

因為那些咒罵的人不知道在鍋子裡跳的人不但是為了自己而跳,更為了他們而跳。

這些人打著翻了這鍋微熱的溫水,滅了鍋下大火的主意要救鍋裡的人與自己還有大家的未來。

如今台灣鍋裡撞撞跳跳的人多了些,他們不怕自己摔了腿、撞破頭,就怕翻不了這鍋水。

你呢?

你想要不流一滴血的等水煮開了之後把自己獻給別人吃呢?

還是跟著撞撞跳跳流點血,為自己爭一個不再被火焚燒的未來?

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創*包裝貼紙設計

第一次這樣幫朋友做包裝貼紙的設計,其實也很有趣呢~*

【演化史】

第一版用的是我幫伯父拍的照片。
規格則是延用原本他們以自己印表機+列印貼紙印出來的大小。


不過他們希望伯父伯母一起入鏡,於是就採用了他們提供的照片。


後來決定想要印成包裝貼紙,於是開始去接洽印刷廠商,但廠商那邊有制定的規格,所以便依規格再製作。


因為覺得上面的白底讓品名感覺有點平,所以又試了兩個顏色。


這個藍色取自於布農的基本色之一。
布農基本色:白、紅、黑、藍


不過原本提供的照片解析度不高,於是又再提供了新的照片。
這張伯母笑的超燦爛的啦~


由於他們會提供各種大小重量的包裝,但如果每種都要開一個版,那要花不少錢。

所以後來我就直接設計成一個黃框框,到時再用奇異筆寫上去。

這樣一張就可以共用各種大小的包裝了~

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遊*台東武陵布農部落之 李花白田間早餐會 DAY 2

第二天一大早,有某人手機不通鎖了門,敲門又叫不起床,於是就被活生生放鳥在床上了=▽=|||

雖然只是一段走路十分鐘不到的路程...

恩賜大哥還是高規格的開車載我們過去。

我們先上車了十秒...然後就到了點早餐的地方(爆)

於是大家就笑開了,這點距離我們走過來不就好了嗎? XD"

點完早餐外帶上車,然後就進入了這次的重頭戲!

賞.李.花


由於我帶去的防水墊很薄,恩賜大哥怕大家坐在地上會刺屁屁,於是就拿了沒用過的車上踏墊給我們坐。

才鋪好防水墊,微小的動靜就讓枝頭的花落紛紛,粉白花瓣落在大紅鋪墊上,別有一番風情。


嘿~咱們又見面啦! XD


由於地上鋪的其實就是被砍下來的雜草們,因此一整個柔軟舒服。

後來學長直接躺在鋪墊上,他說很軟很舒服,最後踏墊根本沒用上...


臥看一片李花白。

可惜逆光拍不出實際看到的美...(艸) 我的是小相機,請大家別太苛求...


趴在地上拍李花,一片的幽谷寧靜,鳥語婉轉。


大家邊吃早餐邊賞花閒聊中...

最左邊的就是恩賜大哥。


後來有一隻(左下)就一直躺著不起來了。XD (同學,你是在補眠嗎?)


躺著賞花很舒服,更舒服的是這裡只有我們,完全是包場狀態啊!


而且還有嬌客來作伴喔~


這隻鳥兒飛過的每枝李枝,都被他落下一場小雪。





恩賜大哥說,他從小在這裡長大,但卻沒想過原來這裡也能這樣欣賞,也許是這樣的景色他已經習慣了,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景而已吧。

這話還真是...

但,若不是因為長於都市的我們已經太過於遠離自然,又怎麼會對這樣千百萬年來依著季節而自然轉變的景色感到驚豔呢?

由於星期天的早上恩賜大哥都要去唱聖歌禮拜,因此他便把車借給我們。

讓我們晚點可以方便到綠色隧道中的咖啡廳喝個咖啡。

然後就在我們賞完正在收工的時候,那個被放鳥在床上的同學終於來到李田會合了。 =▽=b

在去綠色隧道前,先帶大家去看了一下明野橋遺跡。

這張不是當天拍的,所以天氣很好XD"

左邊是舊橋遺跡,右邊的石堆貌似是過去的古道。
不過由於新橋改道,所以已經荒癈了。
ANGEL MINI CAFE 到著!


用MINI車改的外送咖啡車,老闆說訂兩百杯的話他就會開車外送。 @@


原本我們剛到的時候店裡都沒客人,但才坐下沒多久,就漸漸來了不少客人。

而且還....


我要成為海賊王!!!

痛車前的那隻狗狗有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名字,叫做...

水.上.流

因為那狗狗太好客的一直跟在痛車邊,為了怕他被撞到,主人一直叫他名字要他回來,我在一旁聽的非常之疑惑...

為什麼不是水上飄???

後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狗狗是被撿回來的。

而撿到他的地方就是台東的水往上流,所以他就叫水上流了............Orz

回部落的路上,大家順道在綠色隧道上小小散步一下,然後就有人...


躺馬路啦! XD

十二點回到部落要吃午飯時,突然發現愛心廚房好多人啊!!!


原來是恩賜夫婦在禮拜後就邀請了部落裡的牧師、長老們、還有恩賜大哥一家來跟我們一起用餐。

因為我們這次的造訪,對於武陵部落來說有那麼一點特別。

過往,來武陵部落旅遊的人,通常都是自己安排行程與食宿。

但這次的行程,除了賞李花吃早餐是我提出來的之外,其它食宿行程都是由恩賜大哥、寶寶老師與部落裡的人討論出來的。

這是寶寶老師想嘗試由部落的人主動發起旅遊行程,進而招攬更多的人來到武陵觀光、認識武陵部落的第一步。

當然,這頓午餐依然非常豐盛。


左上有一盤很特別的料理。

砂糖檸檬咖啡,除了糖之外,檸檬與咖啡都是武陵產的喔!

檸檬是武陵國小的母語老師,LALA老師種的。咖啡則是余長老種的,就是我們昨天生吃的那個咖啡。

通常檸檬切片直接吃,都是既酸又苦澀,但這個檸檬卻不會。

他比梅子還不酸,果皮微微甘苦但不澀,檸檬清香明顯。

不過咖啡相較之下就弱了許多,咖啡香氣明顯的被檸檬給壓倒了。

嘛...畢竟是去年猴子沒有來偷吃的咖啡。

後來飯後牧師太太有拿了她自種自製的糖漬金桔請我們,超好吃的啦!

可是太好吃了,光吃卻忘了拍照。  Orz

那個金桔吃起來不嗆人,而且皮薄肉多,不過產量很少,只有自家或親友才吃的到喔!

飯後大合照!!


第一排的左一是寶寶老師,左二是恩賜大哥。

這次的食宿行程都是因為有他們才能辦到的!

飯後恩賜大哥帶我們去另一位長老家裡,這位長老也是部落的祭師,地位很高。

他更是部落裡少數還會製作出過去部落人使用的器具的人。

第一課,竹杯。


說是做,其實早就是半成品了...

主要要做的事情只有修飾外型,然後把手把彎出來,插進杯緣而已。

聽起來好像很簡單?

不,當你的工具是柴刀、鋸子、彎刀的時候,那就沒那麼簡單啦!

步驟一.開山刀去竹皮。



步驟二.彎刀做修飾。

長老用起彎刀就像美工刀一樣...
步驟三.打薄把手,以便彎曲。


步驟四.在杯緣切個縫,才能把把手插進去。


步驟五.將把手插到縫裡固定。


第二課,竹笛。

你問照片?

因為我那時正在進行我的做杯子大業,所以就....沒手拍啦! XD"

只要三個步驟就能完成的竹笛只能吹出一個音階,但對於獵人來說卻非常實用。

因為那是模仿山羌叫聲的竹笛,可以吸引山羌過來。

不過做的出來還得吹的出聲音來才行,實際上這竹笛還不太容易吹。

而且吹出來還得吹的響,最後尾音還得勾一下...

我光是吹出聲音來就快缺氧斷氣了,還勾一下咧....X_X"

第三課,竹炮。

這個時候我依然沒拍照,因為我正在跟第二課的竹笛奮戰,在努力的吹出聲音來。

製過過程有點複雜,所以...

就留待未來親訪武陵的朋友一探究竟吧! XD

(其實根本是玩開了,忘記要拍照了。 Orz)


還記得我一直說玉米很好吃嗎?

後來恩賜大哥就直接帶我到他們家的玉米田去拔玉米啦!!

小花後面那一小片的綠色就是恩賜大哥家的玉米田,範圍並不大,產量大約只夠自家用跟分送親友。

恩賜大哥家的玉米田是放生狀態,所以並不像外面賣的玉米那麼大隻。

恩賜大哥說,把玉米頭剝開,看到有黃就可以拔了。

為什麼我說他們家的玉米田叫放生呢?


請看地上,一堆雜草。

放生=放著隨便他生。

誰偷吃的 XD?
而且還把有黃的地方吃的很乾淨啊。

最近武陵也開始種紅藜了。

過去紅藜就是原住民用來釀酒的主原料之一。

紅藜,俗稱 Djulis,於民國97年12月正名為臺灣藜 (Chenopodium formosanum) 。由於紅藜具有高營養價值,近年美國、日本、丹麥及加拿大等國均大力研究,希望將其開發成廣泛食用的新興糧食作物。在臺灣,紅藜本為原住民傳統的糧食作物,多與稻米或芋頭共煮,或供作釀造小米酒之用。目前僅屏東、臺東與花蓮地區原住民尚有栽植。
拔完玉米後,我們就要踏上歸途了。

兩天一夜不夠玩啊...

是說五月的時候還有射耳祭,相當於漢人的過年的意思。

到時我會再揪團,想來的人可千萬別錯過了喔!

既然都經過了池上,當然晚餐便當就是他啦!